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近日,国药一致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78亿元,同比下降1.46%;利润总额5.75亿元,同比下降7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亿元,同比下降59.83%。
根据财报,国药一致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9.77%、29.67%。医药零售即国大药房,门店网络覆盖全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去年零售板块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导致公司整体利润下降。
当前,在监管政策趋严、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医药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零售药店上市公司开始调整门店扩张计划。财信证券分析指出,零售药店行业开始出清,一方面放慢门店扩张速度,另一方面加速迁址及关闭门店,对存量门店进行优化。
以国大药房为代表的连锁药房已有相关动作。2024年,国大药房退出并关闭了1273家直营门店,同时也关闭389家加盟门店。门店总数9569家,暂时退出“万店俱乐部”。此外,老百姓、健之佳、一心堂等上市连锁药房也都在放缓门店扩张速度。
医药零售行业正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连锁药房均在转型升级,国大药房又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突围?
闭店1273家
受医改政策、行业竞争和医药电商冲击,医药零售行业客流下降,面临开店率下降、闭店率攀升的挑战,处于深度调整期。
2024年医药零售市场增速放缓,根据米内网数据,2024年,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实体药店+网上药店)整体销售规模达到5740亿元,同比增长3.7%,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平。
华兴证券分析指出,零售终端药品销售规模增速持续放缓的原因主要受人口、宏观环境影响及门诊共济等医疗改革影响。预计2025年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增速仍将保持在5%~6%左右的低速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零售药店也面临着线上冲击,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实体药店(含O2O)药品销售规模占比为86.8%,但销售额同比仅增长2.3%。2024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达到758亿元,同比增长14.4%,远高于线下实体药店。尽管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其市场贡献度仍在提升,占比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13.2%。
在此背景下,国大药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3.57亿元,同比下降8.41%;实现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下降309.53%;归母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下降388.83%。
国药一致表示,主要系对商誉及收购对价分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相关资产组合受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经营业绩较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对商誉及收购对价分摊形成的无形资产(品牌使用权和销售网络)计提减值准备9.70亿元,减少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5.61亿元。
另一方面,2024年零售药店闭店加速。根据米内网数据,全年共3.9万家药店闭店,闭店率高达5.7%,传统实体药店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生存下去成为摆在诸多零售药店面前的首要问题。事实上,去年二季度以来,老百姓、健之佳等药房就已经在放慢扩张脚步,国药一致也在去年中报中表示,国大药房“瘦体健身,轻装上阵”,筛选并关闭亏损店,上半年关闭直营店176家。
去年下半年,国大药房加快闭店速度,退出并关闭超千家直营店,全年直营门店闭店量达到1273家。同时,去年也关闭了389家加盟门店。报告期末,国大药房拥有直营门店7770家,加盟店1799家,门店总数已不足万家,落后于上市连锁药房大参林(维权)、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
提供特色服务
医药零售行业已经开始讲述新的故事。
各大药房都在努力提供专业、特色的服务,以老百姓为例,其在近日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透露,公司为慢病顾客提供全病程健康管理专业服务,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慢病管理服务累计建档1684万余人,累计服务自测9050余万人次。慢病自测会员复购率高于普通会员10个百分点以上,年销售额高出普通会员一倍以上。
在慢病管理方面,国大药房也在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健康服务,为患者建立慢病管理体系和健康档案,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检测患者的健康数据,并上传平台进行分析。同时,国大药房通过线上课程和线下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对国大药房来说,其自有品牌正成为细分市场增长引擎。根据财报,国大药房将自有商品列为提升毛利的核心,2024年自有品牌累计销售额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额同比增长44%。在商品开发方面,国大药房聚焦医保差异化及高性价比产品,已初步打造出销售额达千万级的单品。
同时,国大药房也在加快“全渠道、多业态”布局。2024年国大药房线上业务稳步增长,并顺利完成国药健康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资质认证,也取得了互联网医疗器械及药品经营相关备案许可。此外,创新业务销售达成18.9亿元,其中O2O 12.1亿元、B2C 2.3亿元、自营0.9亿元,商保3.6亿元。
事实上,转型升级已成零售药店破局的关键,一位接近国大药房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国药店数量预计见顶下滑,行业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大型连锁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为应对未来盈利下降的挑战,医药零售行业需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更高质量、更丰富的产品与服务。
漱玉平民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就表示,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健康产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健康美丽等多元化品类的引入。同时强调提质增效,不断优化物流体系建设。
国大药房同样表示,将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国大药房认为AI技术将赋能药店提质增效,推动智慧药店建设;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扩大,有效对冲个账缩水影响。2025年国大药房将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多元化产业以及“互联网+医疗”布局。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医药分开,促进处方外流。各大连锁药房也在积极承接处方外流。
截至去年底,国大药房双通道门店数量已达到392家,医保统筹门店4928家;已取得各类医保定点资格门店达7390家,占其直营店总数的95.1%。
但也需要指出,在转型升级中,合规经营是零售药店必须坚守的底线。近年来,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加强,相关部门聚焦虚假诊疗、虚假购药、倒卖医保药品等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严厉打击;聚焦医保基金使用金额大、存在异常变化的重点药品耗材,动态监测基金使用情况,重点查处欺诈骗保行为。
“毫无疑问,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是规范市场秩序、遏制欺诈骗保行为的关键举措,零售药店需严格遵守医保政策,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合规经营。”上述业内人士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