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2505收报9020元/吨,单日下跌210元,跌幅达2.28%,成交额80.45亿元,成交量17.68万手,日减仓12645手。至此,工业硅期货价格已连续四个交易日刷新上市以来新低,较4月15日收盘价9170元/吨再度下探150元,市场悲观情绪持续蔓延。
现货市场同步承压,长江有色金属网显示,长江地区441#硅现货报价10600-10800元/吨,均价10700元/吨,持平;553#硅现货报价9900-10100元/吨,均价10000元/吨,持平;2202#硅现货报价17900-18100元/吨,均价18000元/吨,持平;3303#硅现货报价11700-11900元/吨,均价11800元/吨,持平。交割库仓单总量维持在7.02万手(约35.1万吨),叠加社会库存61.2万吨,全行业显性库存逼近百万吨历史高位,去库压力持续压制市场信心。
供应端矛盾日益凸显。尽管新疆部分大厂宣布减产,但西南地区丰水期临近,电价下调预期刺激云南、四川等地硅企加速复产,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抵消了北方减量。数据显示,4月工业硅总供应量环比仅减少约1.2万吨,产能分散导致的供应弹性缺失令减产效果大打折扣。
期货市场持仓结构显示,前20席位净空头差额扩大至1380手,国泰君安、中信期货等机构持续加码空单。市场流动性方面,期现商低价抛货现象增多,工厂报价情绪消极,现货贴水期货的倒挂格局反映远期悲观预期。
政策层面,美国对光伏产业链加征关税的间接冲击仍在发酵。
当前价格已跌破云南地区9500-10000元/吨的现金成本线,二线厂商普遍陷入亏损。然而,硅煤等原料价格下跌使得成本支撑进一步松动,西北地区成本中枢下移至8500-9000元/吨,为价格下行打开空间。期货分析师指出,若下游补库需求未能在4月下旬显现,期价可能下探9000元/吨整数关口,后续需重点关注西南电力政策落地及多晶硅库存去化速度。
面对“弱现实”与“强预期”的博弈,市场参与者多持观望态度。随着丰水期产能释放窗口临近,工业硅市场或迎来新一轮供需再平衡考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