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研报:重症肌无力市场格局重塑?强烈看好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绝对竞争力

admin 4 0

近日闭幕的神经领域年度盛会美国神经病学会(AAN)年会上,众多神经领域前沿进展惊艳亮相,其中重症肌无力(MG)的研究进展更是硕果累累。多款新型靶向生物制剂公布了最新临床研究结果,不仅推动MG治疗进入分子免疫时代,也预示着MG治疗药物竞争格局的改变。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14日,国际投行高盛发布了一份深度研究报告,重点聚焦了这一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报告中高盛详细分析了再鼎医药(09688)的FcRn拮抗剂艾加莫德与荣昌生物双靶点抑制剂泰它西普(RC18)之间的对比,并探讨了未来市场趋势和关键的可能影响因素。

gMG治疗领域的竞争格局

在2025年的AAN大会上,荣昌生物的APRIL/BAFF双靶点生物制剂RC18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数据。RC18展现了深度的患者响应能力,也引发了市场对APRIL/BAFF双靶点生物制剂与FcRn拮抗剂(包括艾加莫德、巴托利单抗和罗泽利昔珠单抗等)效果对比的广泛讨论。

高盛研报:重症肌无力市场格局重塑?强烈看好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绝对竞争力

高盛认为,由于作用机制(MOA)的差异,FcRn 类药物在gMG治疗上会有起效速度的优势,从而在市场中带来竞争优势。高盛通过对RC18和艾加莫德的临床数据对比,强调了快速起效在gMG治疗中的重要性。

比如,艾加莫德在第4周的MG-ADL评分下降4.6分,比RC18在相同时间点的疗效高出一倍以上。艾加莫德的快速起效特性,使其在急性和难治性患者中尤为受欢迎。

高盛研报:重症肌无力市场格局重塑?强烈看好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绝对竞争力

高盛指出,RC18需要至少12周的持续治疗才能达到艾加莫德在4周内实现的疗效水平,而在急性或重度gMG患者中,快速起效对于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高盛进一步指出,艾加莫德在美国和中国的真实世界使用数据表明,快速起效的特性使其在急性、难治性gMG患者群体中被广泛采用。这可能成为未来竞争格局中推动艾加莫德市场份额扩大的重要因素。

图说:高盛研报中对比了几款用于gMG的生物制剂起效速度 艾加莫德最为显著

维持治疗或成为未来竞争焦点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MG 病程迁延、可多次复发,患者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管理,高盛在报告中判断,维持治疗或称为MG药物市场未来的竞争焦点。

目前艾加莫德则主要采用“4周治疗+3周停药”的间歇性治疗模式(固定周期)。不过艾加莫德正在通过ADAPT-NXT 3期研究,探索一种更灵活的每两周一次(Q2W)的长期维持治疗方案。根据高盛引用的临床数据,艾加莫德的两种治疗模式在21周内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持续疗效。这表明艾加莫德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维持治疗方案。

“研究外”要素不容忽视

高盛的报告指出,随着重症肌无力药物选择的愈加丰富,除了临床数据外,还有诸多“临床研究外”因素可能影响竞争格局。比如高盛强调,医保准入是影响gMG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艾加莫德自2023年起已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NRDL),而RC18预计最早到2026年才能获得医保覆盖。高盛认为,这一时间差为艾加莫德提供了至少两年的市场先发优势。

给药方式的多样性也成为未来重要的考量要素。4月11日,艾加莫德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获FDA批准,这一剂型每次注射仅需20-30秒,由患者、照护人员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操作。患者在接受皮下注射的指导后可自我给药。这进一步提高了药物使用的便利性。未来艾加莫德将具有三种剂型,能够满足不同患者和临床场景的需求,而RC18目前仅限于皮下注射模式。

在临床认可方面,艾加莫德已被美国和中国的gMG治疗指南广泛推荐。这种国际性认可不仅提升了艾加莫德的品牌价值,也可能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医生和患者中的信任度。

综合来看,高盛认为,尽管RC18在深度疗效方面表现出色,但艾加莫德凭借快速起效、灵活的治疗模式以及市场先发优势,在gMG治疗领域依然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不过高盛在报告中明确表示,对于不同机制的新药,进行横向对比时应该保持谨慎。因为虽然基线数据基本一致,但各临床研究的安慰剂组无论从MG-ADL评分的有效性数据,还是上呼吸道感染等安全性数据,都缺乏一致性,简单的数字对比在严谨性上并不完美。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