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ind万得
最近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都被反复无常的美国关税政策吸引,但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却敲响了另一记警钟——由于美国的关税及贸易政策,美国可能陷入“比经济衰退更糟糕”的局面。美国究竟有哪些隐藏的“经济地雷”?让我们通过最新数据,穿透迷雾、看清真相。
// 美国经济“闪黄灯”的风险//
经济衰退通常被定义为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纽约联储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美国未来12个月的经济衰退概率在2025年4月份为50.04%,这已经是年内最低;而到2025年8月份,美国经济“闪黄灯”的概率就会到达年内最高的61.79%。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经济还是具备一定韧性的。2024年,美国GDP不变价同比增速为2.8%,虽然较上年增速稍微减缓了0.1个百分点,但还算健康。从预测数据来看,事情就没那么乐观了。2025年3月20日,美联储已经将2025年GDP不变价同比的预测值由2.1%下修到了1.7%,相当于直接砍掉近1/5的增长空间。美国关税政策反复调整的节奏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可能直接导致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进而造成贸易规模收缩,抑制投资决策的长期规划,最终拖累美国GDP增速。
// 美债雪球与美元王座//
美国更深层的风险可能源自财政状况的恶化。截至2025年4月10日,美国的国债总额已达到36.22万亿美元。国债雪球滚到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负着10.6万美元的债务。更扎眼的是,2024年美国的国债总额与GDP的比率达到124.1%,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现价的比重达到了6.95%。2025年1-3月份,美国财政赤字累计达5961.8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赤字水平扩大了7.49%。其中,预算内赤字占比92.47%,预算外赤字占比7.53%。达利欧将这种状况比作“经济血栓”,当财务血液无法健康循环,最先遭殃的会是国债市场。
当前,美元王座也开始摇晃,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面临历史性挑战。达利欧指出,美国国债抛售和美元贬值是市场对美元信心的直接反映。自2025年4月1日至4月14日期间,美元指数已经从104.2263下跌到了99.6920(1973年3月=100),累计跌幅达4.35%,一度跌破100关口,为2023年7月以来首次。4月11日,美国长期国债平均实际收益率达到了2.66%,是2009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点。这些都反映出了市场对美元长期稳定性的担忧。部分国家可能会减少美元资产配置,转向黄金、欧元或区域性货币结算体系。
// 美联储的“走钢丝”挑战//
美国关税政策也让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威胁,对美联储降息路径构成了显著掣肘。一边是美国长期国债平均实际收益率触及15年高位,企业发债成本飙升;另一边却是各种关税加码,相当于在给美联储的通胀目标“火上浇油”。这就像是同时踩油门和踩刹车的驾驶困局。
所幸的是,近期美国通胀降温,让市场短暂的松了口气。2024年3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长2.4%,较上月显著回落,创半年低位;CPI环比意外下降0.1%。但是如果4月份的关税政策全面实施,可能改写通胀剧本,推高通胀水平,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影响消费支出。
// 国际贸易版图正在重构//
全球供应链调整和贸易政策的变动,正在让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浮出水面。2024年1月份,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到1306.52亿美元,创历史单月最大逆差,相当于每天有超过42亿美元从美国经济体系中净流出,反映出美国对外需求的强劲。2025年2月份,美国进口金额为40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7%;这份“购物清单”里的商品主要来自欧盟、墨西哥等地区。如果美国关税政策全面实施,很有可能推高进口商品价格,造成输入性通胀“回旋镖”,进一步挤压居民消费力。
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正在被迫“另谋生路”。当前,加拿大的很多出口都依赖美国市场。从2025年2月份贸易数据来看,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原料是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主要商品,约占美加进口金额的30.66%。但美国的关税政策直接冲击了加拿大的利润空间,迫使加拿大通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加欧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来强化与欧洲、亚太的贸易联系。
墨西哥同样面临着“近岸焦虑”。从2025年2月份贸易数据来看,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是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主要商品,约占美墨进口金额的65.45%。而美国的关税政策,也在迫使墨西哥加速推进与南美国家的区域供应链合作,并探索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协定。
// 结语//
关税博弈只是表象,美国经济的真正矛盾点在于“既要全球化红利,又要绝对安全”。这场经济豪赌的代价,最终会由谁来买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