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刚破土动工,便受到广泛关注——它就是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内的国家管网集团海南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二期项目。
在全球,接收站是液化天然气存放转运的关键节点。全球的液化天然气被运输到这里,然后才有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化为家用燃气灶上的蓝色火焰。
当然,LNG的作用不止于此,而海南LNG接收站所承载的使命更为特殊。它是我国首个获得保税资质的LNG接收站,也是目前国内保税业务模式最多的LNG接收站,在提高我国天然气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备受关注的二期项目如何建?它又将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不妨先从现有的两个“超级气罐”说起。
1
缘何扩建?
从空中俯瞰洋浦港海岸线,两个白色的圆柱状物体特别醒目,这便是海南LNG接收站目前运营的两座“超级气罐”——LNG储罐,每座规格16万立方米,总储气能力2亿立方米。
与之相连的,是密密麻麻的管道。这些管道通往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海南岛腹地,另一个则是码头。这两个方向,也代表了海南LNG接收站的主要用途:岛内民生保障和岛外市场交易。
海南LNG接收站一期项目现场。
而储罐的容量是有限的,两种用途如何平衡?
“如果保证岛内民生供应了,那对应的岛外市场交易量就不足。”国家管网集团海南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东坦言,实际上,目前两种用途很难平衡,只能优先保障岛内供应。
那么,供应岛内的LNG都去哪了?
在岛内规模较大的加油站,可以看到LNG加气点,时常有不同类型的车辆前来加注LNG。
作为一种能源,LNG首先满足了部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而更大的需求,在于岛内用电高峰期的紧急调用。
海南岛地处热带地区,用电高峰时,会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供电方面会联系海南LNG接收站供气。气体随着管道输出,经过燃烧转为电能接入电网,及时保障居民用电。
此外,海南LNG接收站还与企业合作,液化天然气经过气化后可输送至千家万户。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参与岛外市场交易也是不能放弃的业务。在海南LNG接收站,与外部市场关联最直接的方式是船运:码头连接着国内外市场,来来往往的LNG运输船,不仅是过来买气,也会将从其他地方低价买入的气存进接收站,等价高时再取出,接收站也可从中赚取部分佣金。
海南LNG接收站码头。
随着2019年国家管网公司组建,海南LNG接收站并入国家管网,客户数量逐年增加。一边是保障民生用气,一边是参与外部市场交易,现有的储气能力,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要想两个拳头都攥紧,扩容势在必行。
在两座储罐旁边的预留地上,海南LNG接收站二期项目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计划2027年底建成。二期项目总投资31亿元,将建设3座22万立方米的储罐,新增低压输送泵、装船泵、BOG压缩机等配套设施,投产后可增加储气能力4亿立方米,是原来的两倍,相当于5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气量。
“项目建成之后,将有效满足海南、两广地区甚至亚太地区的天然气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我国天然气市场对外开放水平。”海南LNG接收站二期项目部支部书记、经理王宁介绍。
2
优势何在?
LNG产业,非海南独有,但海南LNG产业,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我国LNG产业版图上可以看到,东部海岸线从北至南,分布着辽宁大连、天津、山东龙口、上海、江苏滨海、福建漳州、广东深圳、广西北海等近20个LNG接收站,几乎每个沿海省区市都有LNG产业布局。
海南LNG,如何从细密的布局图中脱颖而出?有哪些不可取代的作用?要看清这个问题,不妨先把视线跳出海南。
陈汉荣是海南LNG接收站的一名化验分析工程师,站内储罐无论是进气还是出气,每一笔输送量都有严格登记。尤其是外输量的计算上,关系着上下游的气量交接。“不能出一点错。”陈汉荣说。
和国内不少LNG接收站不同的是,陈汉荣打交道的客户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可以说,海南LNG接收站从2011年建设以来,就自带“国际”属性。
从地缘层面看,海南靠近东南亚、东北亚主航线,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汇点,地缘优势明显。
海南LNG接收站码头。
而在政策层面,位于洋浦的海南LNG接收站,得以先行先试一系列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
2018年3月,海南LNG接收站通过海关保税仓储验收,成为我国首个获得保税资质的LNG接收站。托运商在接收站内的交易,保税期间可以享受“境内关外”免税政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保税转运不受出口配额限制。
2023年,海南LNG接收站签署国内首家境外托运商,新增全国首例保税转运国际订单,国际业务订单持续拓展。
根据行业公开资料显示,海南已成为全国唯一常态化开展LNG国际转运的省份。转运的LNG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卡塔尔等全球资源国,在洋浦开展保税存储后,再转运至日本、韩国、西班牙等需求国。
基于此,海南LNG接收站已成为全国保税业务模式最多的LNG接收站。除常规气化外输和槽车充装外,还可开展国内小船转运、国际船舶转运、船舶冷舱、保税加注返装以及罐箱转运等保税业务。
目前,以洋浦港为依托的LNG国际枢纽已初现雏形。
3
未来何去?
在市场应用方面,LNG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其对市场的吸引力还在持续增强——被称为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等传统能源难以比拟的优势,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层面,其地位难以被替代。
海南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与传统燃料相比,LNG可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5%,每年燃料成本可降低约30%,尤其适合运能大、运距长的国际远洋船舶需求。
当前,国际航运巨头纷纷制定减碳目标,全球以LNG为动力的运输船舶越来越多。业内预测,LNG将主导航运业绿色转型,2030年全球LNG动力船的数量将超过4000艘,LNG加注需求将持续走高。
海南LNG接收站码头。
不难看出,这样的增长态势,使得LNG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可期。
而对正在建设清洁能源岛的海南来说,LNG产业也与海南契合度很高,有助于增强海南在国际清洁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LNG产业的发展,很贴合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地位。”陈立东说,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产业发展有助于海南进一步落实“双碳”目标,也是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就如何增强海南LNG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省已有明确规划:发挥洋浦港“双向双枢纽港”区位和自由贸易港政策叠加优势,深化冷能综合利用,努力打造LNG大宗商品仓储集散中心和期现货交割基地。
这样的方向和定位,已然将LNG这一能源资源,从单纯的商品属性提升到贸易层面,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市场方面,都作出了新要求。
在最新的《洋浦港总体规划(2024—2035)》中,LNG也作为热词被多次提及。尤其是在绿色港口建设中,LNG将得到进一步推广。按照计划,洋浦还将建设2个5万吨LNG码头装船泊位,每年新增160万吨LNG通过能力。
可以想象,随着海南LNG接收站二期项目的建成,将有更多国内外船舶停靠洋浦。“海南LNG接收站将持续拓展大型国际油气资源供应商、国内综合贸易商等,吸引其将海南作为资源集散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内外LNG转运业务。”陈立东表示。
站在接收站码头向西望去,无垠的大海浩浩汤汤,船舶往复,陈立东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发展LNG产业?
一起看海南的“争气”之路
(转自:海南工信微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