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货市场中,菜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种。菜粕全称为菜籽粕,它是油菜籽经过榨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从外观上看,菜粕通常呈现为黄色或浅褐色的碎片状或粗粉状。
菜粕在饲料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富含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所以常被用于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的生产。在水产养殖中,菜粕是鱼、虾等水生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它们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同时,菜粕的价格相对一些其他蛋白质原料较为低廉,这使得它在饲料配方中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受到饲料生产企业的青睐。
接下来了解一下菜粕的加工方法,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加工方式。它又可细分为冷榨和热榨。冷榨是在低温条件下对油菜籽进行压榨,这种方法能较好地保留油菜籽中的营养成分,但出油率相对较低。热榨则是先将油菜籽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再进行压榨,热榨的出油率较高,但可能会使部分营养成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压榨法的优点是工艺相对简单,生产出的菜粕具有浓郁的油香味,在市场上较受欢迎。不过,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即残油率较高,一般在 5% - 7%左右。
浸出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油菜籽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具体过程是将油菜籽经过预处理后,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使油脂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蒸发等工艺将溶剂分离出去,得到菜粕。浸出法的出油率较高,残油率可控制在 1% - 2%左右,能充分利用油菜籽资源。然而,浸出法使用的有机溶剂可能会有少量残留,对菜粕的品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设备投资较大。
下面通过表格对这两种加工方法进行对比:
加工方法 优点 缺点 残油率 压榨法 工艺简单,菜粕有油香味 出油率低,残油率高 5% - 7% 浸出法 出油率高,充分利用资源 可能有溶剂残留,工艺复杂 1% - 2%投资者在参与菜粕期货交易时,了解菜粕的基本概念和加工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走势,从而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