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公募基金迎系统性改革

admin 1 0

专题: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5月7日,证监会公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超30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

  行动方案从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完善行业考核机制、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等方面发力,引导公募基金真正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推动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直面问题 瞄准投资者获得感发力

  “重点是改革基金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谈到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时说。

  回顾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有行业规模“突飞猛进”“收益丰厚”的时刻,也有因市场波动导致基民亏钱被诟病的情况。起伏背后的关键问题是:让基金公司与基民的利益真正绑定在一起,彻底改变行业的“规模导向”。

  吴清强调,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此外,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用奖金跟投自己产品的比例要求,并适度延长锁定期,让这些“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利益更为一致。

新华视点丨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公募基金迎系统性改革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改革有两个重要的“指挥棒”。一个是更加关注投资者回报,进一步强调业绩比较基准这个“锚”和长周期考核这把“尺”的作用。另一个是引导权益类基金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安排支持权益类基金发挥更大作用。

  “改革从横向(同类产品)和纵向(时间维度)上同步发力,引导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桂才说,这有助于避免基金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减少“追涨杀跌”,提高产品长周期收益和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与此同时,引导行业更好平衡发展“规模”和“质量”的关系,追求更高质量的规模增长。

  全面升级 引导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细读行动方案,本次公募基金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通过完善长效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作用,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回归初心,引导公募基金行业“全链条”升级。

  从改革举措上看,既包括分类评价、薪酬管理、产品注册等监管制度机制的优化,也涉及产品设计、投资管理、绩效考核等行业机构内部制度机制的升级。

  以各方普遍关注的薪酬管理为例,行动方案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公募基金改革一如既往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导向。这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投资渠道、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独特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行业机构能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去年9月以来,权益类基金规模已经从7万亿元增长到了8.3万亿元。

新华视点丨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公募基金迎系统性改革

  行动方案优化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促进加大权益类基金发行、销售力度。积极推动产品创新,持续丰富符合国家发展导向、更有利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的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产品;同时还将进一步大幅提高权益类基金的注册效率。

  此外,改革还从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等方面发力,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顺应需求 支持行业发挥功能

  拥有8亿多投资者的公募基金行业,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截至4月底,全国共有公募基金管理人163家,管理公募基金32.5万亿元。

  目前,公募基金共管理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各类养老金资产规模6.1万亿元,占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比例超50%。

  近年来,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中,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关于公募基金的改革部署紧锣密鼓。

  去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等一系列改革要求;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此次改革明确,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市情的行业发展新模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扎实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公募基金行业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不断推进,公募基金为养老“钱袋子”获取长期稳定收益的能力也被寄予厚望。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这次改革力度大、覆盖广,在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这次改革也是顺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的必然之举,将有力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戈说。

  未来,中国经济仍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坚定迈进,如何将更多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如何更好地让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相信公募基金行业将不断通过改革探索,练好内功,给出更好的答案。(记者刘慧、刘羽佳)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