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的操作方法是什么?皮内注射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admin 2 0

在医疗领域,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皮内注射的操作方法以及适用范围。

皮内注射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循规范步骤。首先是准备工作,护士要着装整洁,洗手并戴好口罩。准备好合适的注射用物,如无菌注射器、药液、消毒用品等。仔细核对医嘱和药物信息,确保无误。在选择注射部位时,一般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因为此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便于观察反应;也可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着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用75%乙醇以注射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直径约5cm,注意不可使用含碘消毒剂,以免影响对结果的观察。

在抽吸药液后,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当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最后再次核对信息,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不要搔抓注射部位等。

皮内注射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其主要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通过皮内注射少量的药物,观察局部皮肤的反应,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对该药物过敏。例如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等药物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皮内过敏试验。此外,皮内注射还可用于预防接种,如卡介苗的接种就是采用皮内注射的方式,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在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中也会用到皮内注射,通过在手术部位的皮肤内注射麻醉药,为后续的深层麻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条件。

皮内注射的操作方法是什么?皮内注射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皮内注射的相关信息,以下通过表格进行对比:

皮内注射的操作方法是什么?皮内注射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对比项目 皮内注射操作要点 皮内注射适用情况 准备工作 护士着装、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核对医嘱和药物 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起始 注射部位 前臂掌侧下段、上臂三角肌下缘 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合适部位 消毒方式 75%乙醇螺旋式消毒,直径约5cm 无特殊差异 进针角度 与皮肤呈5°角 无特殊差异 注射量 0.1ml 根据药物和目的确定

皮内注射在医疗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操作方法的严谨性,还是适用范围的多样性,都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