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资本跨界热潮消退 *ST 岩石触发新 “国九条” 财务退市指标

admin 1 0

  2024 年白酒行业年报披露季落下帷幕, *ST 岩石因全年营收 2.85 亿元、净亏损 2.17 亿元,触发新 “国九条” 财务退市指标,自 4 月 23 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与此同时,海南椰岛、ST 春天等多家酒企亦因业绩不达标相继 “戴帽”,行业洗牌加速的背后,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阵痛与挑战。

  *ST 岩石的跨界困境:从 “转型奇迹” 到退市边缘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资本跨界热潮消退 *ST 岩石触发新 “国九条” 财务退市指标

  作为资本市场的 “更名老手”,ST 岩石的发展历程堪称跨界转型的典型样本。1993 年以建筑陶瓷业务上市的ST 岩石,历经 “福建豪盛”“多伦股份”“匹凸匹” 等十次更名后,于 2019 年切入酱酒赛道并更名为 “上海贵酒”。借助酱酒热潮,其营收从 2020 年的 7971 万元飙升至 2023 年的 16.29 亿元,一度被视为跨界转型的成功案例。

  然而,2023 年后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受关联方 “海银系暴雷”、实控人被警方控制、管理层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ST 岩石 2024 年营收同比暴跌 82.54%,经销商数量锐减,全线产品收入下滑超 60%。更严峻的是,其 3.64 亿元存货因诉讼被查封,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三年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持续经营能力遭市场严重质疑。

  行业洗牌加速:中小酒企生存空间持续收窄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资本跨界热潮消退 *ST 岩石触发新 “国九条” 财务退市指标

  *ST 岩石的困境并非孤例。2024 年成为白酒行业 “退市新规” 首个适用年度,海南椰岛、ST 春天、兰州黄河等多家企业因营收低于 3 亿元且净利润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海南椰岛全年营收 1.75 亿元、净亏损 1.36 亿元,其多次保壳未果的背后,是多元化战略失败与历史债务拖累;兰州黄河则因啤酒业务萎缩、股东内斗,营收同比下滑 12.73%,亏损规模扩大 113.76%。

  更深层的危机来自行业结构性调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白酒产量已连续 8 年下滑,行业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博弈,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中小品牌在挤压式增长中举步维艰。2024 年,白酒上市公司中近半数营收倒退,山西汾酒虽以 360 亿元营收跻身行业前三,但中小酒企普遍面临 “量价双杀”。

  资本退潮:跨界玩家折戟,行业回归本质

  资本跨界热潮的消退,成为行业调整的另一注脚。银基集团因持续亏损和转型失败,于 2023 年 12 月从港股退市;怡亚通酒饮业务收入从 2018 年的 97 亿元萎缩至 2024 年的不足 6 亿元,最终选择不再披露酒类营收。

  这些案例印证了白酒行业的特殊性:作为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需要长期品牌积累与渠道深耕,而业外资本的短期套利逻辑难以奏效。

  结语:调整期的生存法则

  当前白酒行业已进入 “挤泡沫” 阶段,中小酒企的退市风险既是压力也是机遇。*ST 岩石等企业的困境警示:跨界转型需敬畏行业规律,资本热潮退去后,唯有专注品质、深耕市场的企业才能生存。

  (注:本文系AI工具辅助创作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