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常佩琦)5月9日,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兼CFO段大为在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上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债券为科大讯飞提供了更多的融资工具选择。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早期科大讯飞更多借助资本市场,将股本融资作为最重要的投资渠道。近年来,随着产业应用不断拓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对融资工具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段大为表示,科技创新债券设置灵活,和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有着期限更长、成本更优的特点。
据了解,科大讯飞的主要有息债务为信贷资金,此前也曾发行过两期科创票据,期限分别为30天和158天,发行规模分别是1亿元和2亿元。而本次科技创新债券首次发行规模为8亿元,期限3年。如何看待其间差别?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需要考虑系统的筹资安排。”段大为解释说:一方面,企业长期运营需要长期资金来源,有助于支持研发投入以及基础性产业应用投入;另一方面,在不同会计年度内,资金需求存在季节性差异,有的季度资金较为充裕,有的季度则需要更多投入,过去期限较短的工具主要用于会计年度内短期的资金余缺调剂。
“科大讯飞此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主要是用于长期资金运营,能够更好地调整负债结构,支持公司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研发和产业应用中。”段大为表示。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企业,科大讯飞每年在科创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20%。在段大为看来,近年来债券市场不断发展,融资工具不断丰富,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更丰富、更系统的融资工具组合能在综合管理成本、平衡风险、流动性管理以及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选择。”他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