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以下简称新材料公司)捷报频传:旗下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区域级智能工厂;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地下工程用复合注浆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审核评定,产品性能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齐鲁云商阿提拉产业数智链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
新材料公司锻造的智能化工厂建设+特种材料研发+工业互联网生态的硬核“三叉戟”,将成为企业2025年战略决胜的核心竞争力。
山东玻纤:获评区域级智能工厂
DCS中央控制室内,满墙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生产线设备运行情况;制品车间里,大量机器人、机械臂代替人工作业;立体仓库中,堆垛机自上而下将产品精准送达指定货位……在山东玻纤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智能系统覆盖率达85%,智能控制设备占比超90%,从产品生产、运输到产品包装、入库,均实现智能化。
凭借卓越的智能化建设成果,山东玻纤近日获评区域级智能工厂。这是该公司继斩获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山东玻纤以智能赋能生产,紧抓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更新迭代,构建覆盖产品下单、生产、仓储、物流的全过程数智生产体系。这座“智慧工厂”不仅实现玻纤生产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跨越,更构建起全链条协同联动的智能制造生态。
“数字化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营理念的革新。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推动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山东玻纤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波说。
东华科技:系列产品树立新标杆
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同时,东华科技还在特种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公司地下工程用复合注浆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经过层层审核评定,产品性能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一直以来,东华科技积极搭建省级院士工作站,与知名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成立功能性粉体新材料研究院,致力于功能性粉体新材料、纳米新材料、新型超细及纳米级无机矿物材料的研发。这家深耕特种材料领域的企业,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研发的四大类11种特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海洋、隧道、矿井等超高强度、高腐蚀的复杂恶劣地下工程领域。其中,超细硅酸盐胶凝材料在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中大显身手。
依托对超细硅酸盐胶凝材料的研究,东华科技研发的无机材料系列产品在渗透性、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全方位优化。其中,材料渗透距离突破10米大关,较普通水泥提升3倍,这一成果不仅助力企业斩获了山东省首个超细硅酸盐水泥生产许可证,更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为地下工程材料领域树立新标杆。
截至目前,凭借着卓越的产品性能与稳定的工程表现,东华科技研发生产的地下工程专用产品已经在27家煤矿成功应用,赢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齐鲁云商:“产业大脑”建设成果斐然
新材料公司齐鲁云商以数字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再次展现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实力。
此前,齐鲁云商阿提拉产业数智链平台成功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这是继涅石工业互联网平台后,该公司打造的第二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阿提拉产业数智链平台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打通了大宗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金融等供应链全环节,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多方确权数据上链,确保交易流程的安全性与可信性,年交易额已突破千亿元。
与此同时,齐鲁云商在“产业大脑”建设中成果斐然: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化工新材料“产业大脑”助力20余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模式革新;大宗商品交易“产业大脑”入选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构建了六大业务场景,服务体系覆盖44万辆运输车辆,预计缩短交易周期30%,降低物流成本15%,提升运营效率25%以上……齐鲁云商正以“产业大脑+数字工厂”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智能工厂建设夯实产业升级底座,硬核产品突破锚定技术制高点,数字生态建设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新材料公司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目标,持续推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与数字生态的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