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开幕 “融合・创新・突破”共话网络安全新未来

admin 3 0

以“融合・创新・突破”为主题的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于4月23日在武汉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开幕。中央网 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武汉市政协主席杨智出席活动并致辞,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主持论坛。本届论坛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500余名政产学研代表参会,共商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

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主论坛现场

聚焦国家战略:构建“三位一体”网络空间安全体系

当前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网络安全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的单一安全,而是包括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三位一体”的网络空间安全。本届论坛涵盖了智能网联安全、人工智能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热点议题。

王京涛指出,当前网络空间国际国内风险密切关联,网上网下风险深度交织,技术、内容、管理风险相互嵌套,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紧密耦合。面对网络安全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加快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一是要创新国家网络安全防御理念,加快构建纵深布防的国家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二是要创新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打造满足新需要护航新技术的安全基座;三是要创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着力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要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网络安全实战人才。

近年来,武汉市加快推进国家网安基地建设,获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培训基地”和首批“国家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初步形成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杨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共识,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贡献武汉力量。

前沿技术突破:密码学与新型网络架构引领创新

在主旨报告环节,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围绕密码隐私计算前沿研究作了报告,详解全同态加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王小云指出,密码隐私计算是打通数据流通壁垒的关键核心技术,涉及多种密码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可以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并阐述了可证明安全隐私计算的关键思想、安全多方计算的隐私保护机制及哈希函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从宏观视角剖析网络空间安全生态,提出“大模型作为网络安全新质生产力”的前瞻观点,并建议加强关键基础设施防护、供应链安全治理及数据要素可信流通。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移动专用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宏科展示了新型互联网技术、体系和架构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智算融合”的新型互联网技术,在不改变现有网络应用和基础设施的前提下,通过智能适配与隔离机制提升安全性、可靠性及效率。该技术已应用于一些典型行业,未来将逐步推广至公共网络领域。

产业赋能:签约、颁奖与项目启动同步推进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生命线”,产业升级是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武汉正以建设“中国网谷”为契机,努力打造全国网络安全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聚集区。

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开幕 “融合・创新・突破”共话网络安全新未来

论坛期间,国家网安基地产业投资基金正式签约,该基金由武汉市政府与东西湖区联合组建,重点支持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优秀网络安全创新成果,并为2024网络产品安全能力提升计划优秀单位及个人、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优秀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了颁奖。

分论坛期间还举办了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企业交流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研讨等闭门会议,推动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

优秀项目在传承中发展,本次论坛启动了2025网络产品安全能力提升计划、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三期和网络安全大讲堂,并邀请入围优秀成果单位分享经验,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网络安全注入了澎湃动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其它媒体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开幕 “融合・创新・突破”共话网络安全新未来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